3月4日下午,區委書記董毓民實地調研區殘聯、區總工會、團區委、區婦聯、區科協工作開展情況,并召開專題座談會,聽取群團2024年重點工作思路匯報,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。區委副書記陸志敏,區領導陳學明參加。
董毓民充分肯定了全區群團工作取得的成績。他指出,區總工會、團區委、區婦聯、區科協、區殘聯都是重要的群團組織。近年來,各群團單位聚焦主責主業,在經濟發展、農村建設和城市治理上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,在創先爭優上走在了省市前列。
董毓民強調,群團組織是我國的一大特色,是黨的一項創舉,是一座重要的橋梁,是一支進步的隊伍。接下來,要做好三方面工作。一是群英薈萃展風采。過去一年,群團組織服務發展切切實實,緊扣省委“三個一號工程”、市委“兩場硬仗”、區委“六六行動”,做了大量工作;為民辦事踏踏實實,駱家莊青年發展型社區、“西湖木蘭薈”“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”改革項目等工作亮點突出;組織建設扎扎實實,持續延伸群團工作“手臂”、服務“觸角”,接下來要再接再厲,再展風采。二是挺膺擔當促發展。群團組織群眾基礎廣泛,能發揮“大作用”、釋放“大能量”。 要進一步轉變觀念,樹立“有為”才能“有位”的理念,持續擔當作為。要“高站位”引領“大群體”,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,把堅決捍衛“兩個確立”、自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具體化、形象化,把“書面語”說成“家常話”,“大道理”轉為“小故事”。要“善作為”成就“大事業”,區總工會既要做“背后的支撐”,更要鼓“身上的干勁”;團區委既要多為“青年計”,更要引領“青年行”;區婦聯既要當好“娘家人”,更要凝聚“她力量”;區科協既要建好科技之“家”,也要推動科技之“加”;區殘聯既要“雪中送炭”,更要“鋪路搭橋”。要“小切口”書寫“大文章”,深入踐行“民呼我為”, 從自身出發、從小事做起,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題。三是團結奮進創新業。要凝聚群眾之心,當好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的“連心橋”,持續增強社會凝聚力和穩定性,讓“群團”更“團群”;要提升服務之能,服本領恐慌感,不斷學習,善于學習,及時 “補課充電”,加強知識儲備積累;要激創新之力,進一步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、與時俱進,在創新上動腦筋、在特色上做文章,有的放矢地提供載體、開展活動,打造更多群團工作的標志性成果,打造讓黨放心、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。